南宫28【精品】外国现代学前教育思想PPT课件• 1896 年 ,他创办了”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 也称杜威学 校 ), 对教学问题进行实验研究。芝加哥实验学校的教育教 学活动不仅使杜威已形成的教育理论在此得以检验 ,而且 还为杜威新的教育理论的产生起了奠基作用。 芝加哥实 验学校 , 存在了八年 , 于1903 年停办。芝加哥实验学校的 教育经验和理论集中地反映在他于 1899 年发表的《学校 与社会》一书中。
• 1882 年 , 杜威进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研究 生课程 ,在这里所学到的各方面知识为他理论体系 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而且这所学校独特的 学术气氛也影响着杜威 , 使他对创造性研究产生 浓厚的兴趣。在此期间他受到哲学家皮尔斯
教育过程中儿童经验的获得要依靠儿童自 身的活动去达到 ,由此他又提出另一个教育 基本原则——“从做中学”,并把它作为教 学理论的中心原则。
• (3)儿童的生长应引导到习惯的形成。习惯有两 种形式,一种是有机体的活动和环境取得全面的、 持久的平衡;另一种是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活动, 借以应付新的情况的能力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杜威称这种习惯为主 动的习惯,其中包含思维、发明和使自己的能力 应用于新的目的的首创精神。
• 1904 年 ,杜威辞去了芝加哥大学的工作,到哥伦 比亚大学任哲学教授,直到退休。在此期间 , 他 曾到日本、中国、土耳其、 墨西哥和前苏联等国
• 1919 年 , 杜威来到中国宣传他的教育主张,他的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 , 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 , 我国一些著名的 教育家 , 如陶行知、陈鹤琴等 , 都不同程度地从他 的思想中吸取了合理的方面 , 加以改造和发展 , 在 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具有特色的教育理论。
• (1)生长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联结的动态心 理发展过程。杜威声称:“向着一个后来的结果, 逐渐往前发展的运动,就是生长的意义”。人的心 理方面的生长是永无止境的,但儿童的天性、能力 的正常的生长有一定程序,甚至一天有一天的特殊 样式。要特别注意儿童生长的需要和时机,以免对 儿童有“拔苗助长”的不良后果。
• (2)生长必须以儿童的本能、能力为依据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生长 的原始条件即起点,就是未成熟,但对幼儿来说, 决不能意味着其心灵是一块空无所有,可任人涂 抹的白板;未成熟也不应视为缺点,实际蕴藏着 一种“积极的内容”、“积极的能力”。他分析 说 , 儿童生来就潜存着四种本能 , 分别表现为四种 活动 , 即语言和社会的本能及其活动 ; 制作的本能 及其活动;研究和探索的本能及其活动; 艺术的
• 杜威认为 ,人的最初经验来源于“ 先天的能 力”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但在人的一生中 要不断地经历、改变各种事物 , 在活动中不 断获得新的经验 , 这些新的经验增加到原有 的经验上 , 就会对原有经验进行不断的改组 和改造。杜威认为 , 教育要帮助儿童进行经 验的改组、 改造。
• 这里有两方面的意义 : 一是通过教育去增加 儿童的经验 ; 二是通过教育去提高儿童指导 后来经验过程的能力。按照杜威的观点 , 在
义与教育》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最系统和 最集中的阐述 , 它作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 指导纲领 , 影响深远 , 同时它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 一本经典著作。
题。他提出了三个重要论点来对教育本质进行概 括 , 这就是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继 续不断的改造”、“ 教育即生活”。他还从心理 学、社会学、哲学角度分别对这些观点进行了论 证。
• (4)儿童的本能、能力的生长是通过其经验不断 改组改造的活动而得以完成和实现的。 教育即生长的含义:以生长论为基础,强调正
确的教育必须从研究儿童心理开始,应当提供机 会让儿童生动地表现自己的生命力;要求教育不 是单纯的灌输,而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天赋能力, 使之成为儿童自身的本能、兴趣和能力的生长过 程;教育方的中心须从教师方面转移到儿童 方面。杜威认为,是否帮助儿童生长使衡量学校 教育价值的标准。
学理论为基础提出来的。在杜威看来 , 既然经验 是世界的基础 , 因此教育也就是通过儿童自身的 活动去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教育的主要任 务并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 , 而是要让儿 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获取经验。在这里 , 杜威把儿 童的“求知” 和“ 知识 ”本身混淆了 , 实质上 就是夸大个人的主观经验 , 抹煞知识的客观性和 真理性。
• 从 1884 年起 ,杜威在密执安大学担任哲学教授 ,一直到 1894年 , 这期间他的哲学思想开始成熟起来。
• 1894 年 , 杜威应聘到芝加哥大学任哲学教授 , 并担任了哲 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 , 讲授哲学、伦理学、心理学 和教育学等方面的一系列课程。
• 杜威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著作和论文。他的主要教 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 (1897 年 ) 、《学校 与社会》 (1899 年 ) 、《儿童与课程》 (1902 年 ) 、《主义与教育》 (1916 年 ) 、《经验 与教育》 (1938 年 ) 、《今日之教育》 (1940 年 ) 、《人的问题》 (1946 年 ) 等 , 其中《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