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广东南宫NG28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400-123-6789
当前位置: 南宫NG28 > 新闻动态 > 公司动态

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幼儿保育的理解

时间:2024-05-01 02:51:44 作者:小编 点击:

  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幼儿保育的理解《纲要》明确提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与行为。”环保教育从幼儿做起已经被人们认同,它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到底该如何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呢?下面就谈谈我对以上问题的理解及看法。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环境保护教育是本,环境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在幼儿中展开环境教育,是一项奠基工程。帮助幼儿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提倡“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是幼儿教师必须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当然,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个家庭、父母的职责所在。

  日常教学活动是使幼儿产生环保意识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可以说日常教学是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创设等方法,让幼儿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让幼儿自发地、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环保的价值,以此培养幼儿环保的意识。

  幼儿对于故事的喜爱远超于,在日常教学中,利用讲故事,吸引孩子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故事的感染,让幼儿知道环境对生活的影响。比如在《生病的水娃娃》活动中,老师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环境遭受污染的情况,再辅以图片,从而让幼儿产生厌恶环境被污染的心理体验,知道不能将垃圾扔进河中等,以此培养幼儿同情、保护“水娃娃”的情感。同时,让幼儿明白大家要一同保护水源,关心和爱护我们的周围环境,从我做起,这样“水娃娃”的病才会好起来,环境也会变得更美好。大部分幼儿都是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老师开展诸如此类的教学活动,适时地引导、教育孩子,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就从活动中萌发保护环境的情感和愿望。

  大自然作为一个自然课堂,能有效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幼儿对于自然的认识是基于对自然的热爱,只有让幼儿充分接触自然,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才能使幼儿萌发关心和爱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可以利用春游、秋游的机会走进自然,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教师也可以设置自然区或自然角,放置各种植物或饲养一些小动物,让幼儿自主、自由地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并告知、指导孩子观察时做一些记录,这样幼儿不仅能掌握观察的方法,而且能通过自身的观察发现动、植物生存的条件。

  通过对自然的切身体验及对自然环境、动植物的观察,幼儿可以认识到自然环境及人类生存与动植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同时会因此而了解自然环境与人、动、植物之间的关系,萌发爱护周围环境的愿望,逐渐产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利用自然环境的熏陶,让幼儿亲近、接触自然,置身自然之中,正体现教育的直观性和实践性的原则。幼儿直接经验的丰富,更能够激发幼儿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幼儿教育是以游戏为主的,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蕴涵幼儿发展的需要及教育的契机。把环保教育渗透于游戏中,将更好地促进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

  老师平时可以与幼儿共同收集纸盒、鞋盒、酸奶盒、牙膏盒等,当幼儿进行结构游戏时,引导幼儿利用这些盒子进行拼搭。幼儿通过游戏发现纸盒能够重新利用拼成其他有趣的东西,从而感受到废品进行重新利用后的喜悦和兴奋,逐渐有对废纸盒进行“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在角色游戏中,可以与幼儿收集的无毒无害的废品,像易拉罐、一次性瓶子、饮料塑料瓶子、废旧积木、纸筒等开展“娃娃家”、“饮料铺”、“小超市”等,利用家里不用的梳子、坏了的吹风机、用完了的洗发水瓶等可以开一家“小小美容理发店”等。通过此类的游戏,幼儿可以了解废品可以重新利用,逐渐知道废物利用的各种方法,从而使幼儿参与环保的自觉性得到培养。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教师自身的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促进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就要求幼儿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环保知识和一定的环保意识。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是幼儿模仿语言、行为的主要对象。老师的举止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潜移默化的。幼儿教师不仅要丰富自己的环保知识,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变化,还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老师的言行会随时随地影响幼儿。比如平时教师看到破坏环境的行为要制止,并在适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在幼儿园中看见地上有垃圾要主动捡起,扔在垃圾桶里等。幼儿将在见到教师这样的举动后,不知不觉地对所看到的行为进行模仿和学习,在耳闻目睹中逐渐形成较好的环保行为与习惯,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环境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家园共同合作。在幼儿园中,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多彩丰富的家园共育活动。例如在“家园联系栏”,可以宣传环保教育知识,告知并要求家长要以身作则,爱护环境。也可以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环保教育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以家长的言行让幼儿逐渐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要以幼儿的年龄、认知和心理特点为依据,结合幼儿日常生活,把环保教育渗透到幼儿日常教学中。对于游戏活动的利用,需要从幼儿实际出发,让他们在游戏中通过操作来收获环保的理念。当然,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言传相教。家长资源的利用要充分,努力提倡家园共育,加强家校合作,参与社区活动,将环保教育渗透在幼儿的方方面面,努力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可见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并使之确立环保意识,增强其环保责任,是一项长远而又伟大的工程。

  [1]齐颖.探索“变废为宝”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2011,(12):69.

  在中国,随着各大城市雾霾问题的加重,人们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特别是柴静《穹顶之下》纪录片的面世,更引起了人们对全国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总体上看,全国上下正在面临因为几十年粗放的发展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在涉及生存发展的环境问题面前,人们的生态理念在渐渐加强。以下笔者就生态理念下幼儿环境教育谈一些看法。

  在幼儿教育中推行环境教育,相对其他学段来说更有意义。因为幼儿相对来说不易受其他功利思维的影响,更容易接受生态环保理念,并且长大后更容易成为生态环保理念的实践者。

  当下接受教育的幼儿,是二十年后社会的主人,其中一些还将是未来社会的决策人,他们的环境行为决定着20年后的世界生态。在幼儿时期对他们进行生态环境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起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这是当代社会赋予幼儿教师的责任,也是培养未来合格公民基本素养之必需。只有从幼儿开始抓好环境教育,生态环保理念才可能真正植根于他们的意识之中,从而在将来的社会活动中自觉地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纲要》为我们提供了幼儿园生态式教育的理念,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均衡观下的幼儿教育,是充分体现并不断展露出生态智慧的幼儿园教育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滕守尧先生首先提出生态式教育,为我们带来了崭新的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有效的运用实施。 滕守尧先生首先提出, 要以一种生态的眼光、态度、原理和方法来观察、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育问题,并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 生态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 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 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均衡观下的教育,是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教育。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应不局限于环境中孤立事实的认识, 而要教给幼儿一种思考的方式和观察的方法,以情感教育为核心, 并与幼儿的个性发展有机结合。在幼儿环境教育中,引导幼儿逐步了解和掌握环境教育的相关内容,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

  幼儿对生活的环境最为敏感,周围环境传达的信息会使他们不自觉地受到影响。所以,幼儿园的整个校园环境要注意美化,为幼儿营造生态环保文化氛围,使幼儿在园中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周围环境传达的生态环保信息,形成环保理念。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组织幼儿一起参与校园环境的文化布置活动,让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布置环保内容,比如以可爱的小动物生存为主题的手工布置活动,可以使幼儿从中了解到环境对于小动物生存的重要性,进而理解环境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应带幼儿到自然环境中,充分感受自然环境之美,引导他们在自然环境中学会观察,学会体悟,呼吸新鲜空气,观赏美丽花朵,看小蜜蜂高兴地采蜜,观小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让幼儿在自然之美中充分地享受和陶醉,感受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让他们树立起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为确保幼儿生态环保意识能系统地形成和发展,我们有必要进行主题环境教育活动,通过选定一些重要的环境内容,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设计好活动形式,定好活动目标,组织儿童参与,让他们从中受到教育,树立环保理念。比如引导幼儿参与“变废为宝”活动,让他们懂得废料回收利用的价值;引导幼儿参与植树,让他们懂得树对于环境生态的重要价值;引导儿童考察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让他们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的危害。总之,要借助一些恰当的时期,如地环日、世界环境日等,通过环境教育主题活动,集中、系统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一天的时间,除了在幼儿园,就是在家中。家庭生活中也会涉及到很多与环境有关的问题,比如洗菜水的回收利用、绿色蔬菜对健康的作用等。幼儿园有必要和家庭进行合作,共同对幼儿施加环境教育影响。为此,幼儿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家庭情况,与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协同配合,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开展环境教育。有的幼儿在学校中知道了浪费水是不对的,可是回到家里,父母却告诉他:反正水有的是,多流点无所谓。这在幼儿心里会产生两种观念的冲突,最终使环境教育失败。为此,寻求家长的配合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非常有必要性。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是以具体形象为主的,他们对自己需要的、有兴趣的事物都会去追问、去探索。幼儿期孩童主要靠模仿来学习,只有直观形象的教育,才能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幼儿一般都喜欢看动画片,为此有必要通过一些有趣的环境教育动画片来使幼儿接受环境教育。动画片的语言、故事情节、动画场景等都应适合幼儿,环境教育内容不能是说教,而应该是融于故事之中的。

  对幼儿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师资队伍是重要的。所以,幼儿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加强在职教师生态环境的教育培训,或引进新的有环境教育理念的教师,强化教师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教师懂得如何有效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有了师资队伍,幼儿环境教育才可能变成现实,而不是纸上谈兵。

  总之,在当下世界环境越来越恶化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态理念越来越强。幼儿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对未来世界的环境状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此,环境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幼儿教师要注意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包括校园环境文化布置、带幼儿享受自然、进行环境教育主题活动、联系家长配合教育、通过形象动画片进行教育等,适时向幼儿灌输生态环保理念,使幼儿形成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它是专业建设的方向和依据,是各项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专业特色的重要体现。目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大都表述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幼教事业,具有学前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初步的研究能力,能在各种类型的托幼机构从事学前儿童保教、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上述专业标准强调的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不难发现幼儿教育最本质的要求———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未能得到高度重视。表现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中,普遍注重学前教育专业能力的建设,在课程体系上突出专业基本理论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而了解幼儿权益、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本的专题教育与实践活动明显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学前教育有其专业的特殊性,因为其工作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大、极易受伤害的幼儿,学前教师的态度、师德及职业行为,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理解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尊重、责任心教育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尤为重要。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发展是二十世纪末以后的事情,专业课程更多是参考历史较长的高校本科学前专业课程而构建的,普遍而言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基本沿袭传统而设置,主要是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三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五法”,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游戏教程、幼儿园政策与法规、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教育史等课程,而学前教育领域一些最新开发的课程,如幼儿教师人文素养、幼儿教师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幼儿教师教育综合技能训练、幼儿的观察与评估、幼儿教育与社区环境、0~3岁婴幼儿发展与早期教育、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因专业教学的研究不够,把握不准,再加上新课程需要教师尽快地成熟教材,准确把握内容要点,所以普遍按传统“三学”及“五大领域教学”再加“游戏、活动”等课程设计教学。这样的专业课程体系显然是不能满足专业教师应有的知识技能结构与文化素养要求,也很难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师幼关系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观察、了解、保育幼儿能力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幼儿尚处于发育期,他们的理解与沟通能力比较弱,更需要教师用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方式与他们沟通,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发现他们出现的细小问题,并能及时、妥善地加以处理,特别是生活方面的观察与照料,这是幼儿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要求。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该专业的学生自身年龄小,许多还是独生子女,走进幼儿园的时间有限,零距离观察幼儿、与幼儿直接沟通的机会很少,很多学生对幼儿的了解、沟通,主要基于他们自发对幼儿的喜爱。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设计组织幼儿园集体教学游戏活动时,积极主动形式多样,容易得到孩子们的接纳和喜欢,幼儿园也比较认可,但在生活照料、针对幼儿个别学习活动时,很多同学就不知如何动手,特别是面对个性强的孩子更不知如何进行沟通管理。这些现象恰恰反映出在专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着“重教育,轻保育,重集体,轻个体”的不平衡问题。

  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比较年轻,绝大部分为近年新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拥有比较扎实的理底,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教学上也认真投入,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是由于教师普遍缺乏幼儿园实践背景,在教学上讲专业理论比较深入,但在联系幼儿园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性学习,特别是指导学生开展幼教实践活动方面,缺乏亲身感受性的教学经验,常常出现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按照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要求,这样一长一短的专业素质结构已经严重影响对学生的培养,急需加以完善。另一方面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应该培养的是全科幼儿教师,他们不仅要充分了解“三学“”五大领域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熟练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与技能。但目前承担这些技能课的教师普遍是本专业技能较强,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非常欠缺,因而开展教学时不能将学前教育特点与才艺技能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全过程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幼儿为本、师德为先是对其职业的特别要求。幼儿为本就是要求我们培养的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每个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全面健康地成长。师德为先就是要求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必须做到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够担当起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促进者的责任。为此,第一,强化入学专业教育,利用多种形式使新生懂得,学前教育作为人生开端的教育,对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性等一生的发展起着全面奠基的作用,形成初步的专业理念。第二,通过思想品德修养、教育学等课程,强化师德理念与职业理想追求,通过课堂理论讲解、社会现象分析、深入教育机构实际观察、个人道德践行直接体验等,促使个人行为修养的不断提高。第三,强化专业实践类活动,扩展加大见习、实训、调研、实习,借助这些活动,帮助学生增进对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全面认识,解决学生思想上由单纯喜爱孩子到理性认识学前教育职业理念的转变,形成对学前教育的职业热爱。

  培养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幼儿园教师是许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特色,但参考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总学时的设计要求,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新要求,需要我们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对传统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不断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理念、新思维,国内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的最新成果,以不同形式完善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第一,增设必要的自主选修课,提供形式多样的专业或非专业课程,利用通识课、公选课、讲座课等平台,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课程,拓展知识与能力,提升自己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第二,针对沿用传统课程过多、缺乏创新这一问题,应利用人才培养基地的资源,与幼儿园一起研发新课程,特别是优先考虑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一些课程内容并将其成果运用于课堂;第三,坚持专业理论课“必要、够用”的原则,结合培养目标实时优化课程设置,该增设的一定增设,该删减的一定删减,构建较为完善的专业理论体系。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然科学的规律,作为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遵循这些规律,特别是要准确把握“保教结合”的整体概念,即“保”和“教”是教育整体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会对幼儿产生不同影响。保育是教育的基础,在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施教育。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内容安排基本以培养专任教师需要的知识、能力为主,学生普遍对幼儿保育知识了解不够,对幼儿观察、了解、保育能力更是缺乏,按照专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全面精通保育和教育工作,以专业行动践行保教结合的原则。因此需要,第一,在目前开设的“学前儿童三学“”五大领域教学法”、游戏活动指导等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增加保育知识的渗透,并且最终要体现在考核成绩中。第二,在实践教学环节,分学期组织学生进行幼儿一日生活观察,向保育员或生活教师学习观察、保育技巧。逐步尝试熟悉幼儿,与孩子们沟通,协助幼儿园教师进行幼儿生活管理。第三,部署学生利用假期开展专题社会调查,进入城市、农村社区了解各类幼教机构保教结合的现状,从而直观感受保育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进行分析思考,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着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必须立足现实、与时俱进,发挥好“双师”教师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幼儿园教师的“全科”特点,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各类教师的培养培训,不断增强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第一,可以借鉴许多院校的做法,安排专业教师定期深入幼儿园实践,及时了解学前教育的新动向,全面参与幼儿园的教研、备课、教学(听课)活动,并将深入幼儿园作为对教师的一项制度要求,以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综合能力。第二,从现有教师中进行转型培养,选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有才艺技能基础的青年教师到区外著名的学前教育专业进修培训,安排他们参与幼儿园见习、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逐步使他们成长为熟悉专业的技能教师。第三,与各类幼教机构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幼儿教师参与专业教学,举办专题讲座、讲授课程相关内容、开展实践课程指导等,用他们的所长弥补自身的不足。第四,建立与其他基础教育学院、少儿活动中心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艺术类社团的指导教师,共享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各类才艺教师在学前教育技能教学中的作用。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长辈的言行身教将影响孩子的一生,新《纲要》将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紧密联系,提出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同时帮助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也就是加强家长对幼儿的早期教育意识,让幼儿在渗透教育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为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学习共同体。

  幼儿园是对学前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属于学校教育体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幼儿园教育体现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随着在幼儿园中班级的升高,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去适应和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并在新的环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儿家庭教育过程不会中断,有着特殊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幼儿与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幼儿并不需要特殊的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家庭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想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其完整性、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

  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接受的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和经验的系统、连贯。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与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效用。

  幼教专家陈鹤琴认为父母亲应该为孩子提供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一是游戏的环境。游戏可以给孩子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和健康。孩子不仅可以在游戏中发展各种感觉能力,可以锻炼体质,学习社会风俗和习惯。二是劳动的环境。父母应提供适当的劳动机会,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和提高其独立自理的能力。三是科学的环境。父母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为他提供各种机会和设备,以发展其关于科学的技能和兴趣。四是艺术的环境。包括音乐的环境、图画的环境和审美的环境。

  摘要: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教育开发形式影响着幼儿教育质量。本文在分析幼儿家长教育资源开发重要性基础上,剖析了幼儿家长教育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认为主要存在教育主体缺乏沟通影响家园互动效率,传统养育观念导致家长配合度低,教师专业能力影响家长资源开发,幼儿园缺乏长期开发规划等问题。最后,本文针对开发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增强沟通、制定合理的开发目标和计划、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工作能力、增强幼儿园整体管理能力等对策建议。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工作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掌握的教育资源丰富多样,是幼儿教育阶段的宝贵财富。笔者将幼儿家长教育资源开发定义为: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园的保教水平,幼儿园针对幼儿家长的行业技能、文化知识、个性特长、风俗习惯等进行综合整理与具体规划,把有效资源转化成可供幼儿学习的知识材料的过程。所以,如何充分、合理利用家长资源促进教学工作备受重视。笔者将逐步分析家长教育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挖掘其在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合理化建议。

  幼儿阶段的教育会为儿童成长奠定良好基础,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家长参与利于优化幼儿园管理。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会面临很多问题,家长总会有各种担忧。家园合作能够让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能直接了解幼儿的在园状况,及时与教师沟通幼儿教育的相关问题,能够增加双方信任,保证幼儿园工作顺利开展。

  2.家长资源是幼儿课程的源泉。幼儿园课程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其身心发展状况设定。家长从事各种类型的工作,社会地位和身份背景各不相同,掌握不同的信息资源,可以为幼儿园课程的设置提供各种素材。此外,家长更了解幼儿,可以向教师提供幼儿的详细情况,教师可根据幼儿特征设置多元化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活动效率。

  1.教育主体缺乏有效沟通,家园互动效率较低。由于家园互动远低于理想水平,家长教育资源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如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方式主要是通过家长接送幼儿时进行简单沟通,或开家长会时进行粗略介绍,或在相关网站信息公告等。虽然沟通方式多样,但实际收效甚微。家长普遍缺乏专业的育儿知识,同时也不了解什么是家长资源,如何开发,开发结果与幼儿发展有何联系等。

  2.传统养育观念深厚,家长配合度不高。幼儿家长虽多有较新的教育理念,但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大,自身工作繁忙,将幼儿交于父母照看。祖父母对幼儿多溺爱,不能很好地约束幼儿。他们的育儿观念较传统,缺乏与年轻父母的育儿交流,且年事已高,参加幼儿园活动时行动不便,不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逐渐影响了家长的配合意愿。

  3.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对家长资源开发把控欠缺。幼儿教师贯穿家长教育资源开发的始终,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即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背景、性格喜好等,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保教过程中扬长避短,保障其健康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资源紧缺,致使准入门槛降低,他们学科背景复杂,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对家长教育资源开发的整体把控能力。

  4.缺乏长期规划,管理水平较低。幼儿园管理水平影响着家长资源开发。首先,幼儿园对开发的宣传不够。宣传不到位会使家长对教育资源的开发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家长准备不充分。其次,幼儿园对开发过程缺少整体规划,缺乏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最后,幼儿园没有合理的反馈机制。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开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以便随时调整。

  1.增强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联系,提高家长的配合意愿。在开发家长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先了解家长的实际情况并整理分类,挑选适合幼儿发展的类型进行备案,将其作为潜在的开发对象;提前将开发所需材料准确全面地告知家长,给予准备时间;主动与家长沟通,询问其闲暇时间及配合意愿,赢得家长支持;认真询问并记录家长的合理建议,适时调整开发计划。为提高沟通效率,可采取家长会、电子信息平台、社区张贴通知等方式,确保家长能及时获得信息。

  2.制定合理可行的开发目标和计划,保证开发的顺利实施。开发幼儿家长教育资源的主体是幼儿园。幼儿园首先要有明确的符合幼儿发展的开发目标,制定详细可行的开发计划。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做好宣传工作。尽量邀请到幼儿的父母参加,帮助幼儿和家长互动。其次,幼儿园要做好应急预案措施,为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定合理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开发的顺利进行。

  3.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增强教师的工作能力。教师的能力素质决定着教育发展水平。在教师选拔上要注重专业水平和实际能力,职后要开展针对性培训,帮助教师提高能力水平。教师要做好自身的专业发展规划,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不断学习补充新知,促进自身发展。

  4.提高幼儿园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幼儿园应多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加强与其他幼儿园的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同时,要密切关注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必要的人文关怀,缓解教师压力,帮助教师解决遇到的困难。幼儿园还应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委托高校培养专业教师,或聘请高校专家召开家长座谈会;同时,可以接收高校毕业生到本园实习,缓解幼儿教师紧缺的压力。

  幼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正确合理的开发利用家长教育资源,汇聚家长、教师、幼儿园等多方面力量,才能保证其在幼儿园健康成长,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促进全面发展。

  [5]青格勒巴雅尔.试析幼儿教育中如何高效地利用家长资源[J].创新教育,2014,(36).


工程案例